为进一步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团队的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借2025年京族哈节举办之机,7月3日,我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团队”赴东兴市江平镇澫尾村等地开展调研活动。
团队成员观摩了京族哈节的盛大祭海仪式。京族哈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京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澫尾哈节的举办时间是每年农历六月初九至十六,每年的六月初十均举办盛大的迎海神、祭海神仪式,还有盛大的乡饮和哈哥哈妹唱哈。同时,京族人民在海边展示传统劳作方式和技艺,如高跷捕鱼、花棍舞、天灯舞、独弦琴演奏等非遗文化。
在活动中,队员们还考察了哈亭的建筑结构和内部结构,了解到京族字喃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京族人民为传承字喃文化做出的贡献,体验京族原奏独弦琴和原唱迎客歌的魅力;并与京族长老进行交谈,与研究京族文化的各地学者进行交流;还走访了澫尾金滩和东兴国门的红旗街。这不但现场体会到防城港市在开展京族文化传承、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成效,而且进行了一场民族文化研究的思想碰撞,更深刻地认识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根、开花、结果:京族哈节仪式从参与人员的组成、背景音乐、祭海仪式的诸程序、典礼上的京族代表发言,全程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元素。而国门红旗街上每户楼顶上飘扬的国旗,呈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民族地区处处有行动。
通过此次调研和观摩活动,队员们不但原汗原味地体会了京族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收集到了一批图片资料的访谈材料,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资料宝库。
 
 
迎神队伍准备启程
 
 
京族少女表演独弦琴
 
 
哈妹哈歌唱迎宾歌和祝酒歌
 
 
参加调研活动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