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6月23日至2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海涵春育,多彩思政”校园思政实践研修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校内特色教育基地,系统挖掘校园思政教学资源。
活动聚焦红色文化、蓝色文化、铜色文化三大主题开展研修。在红色文化线路中,教师们先后走访图书馆清廉阅读体验区、红色书屋及校史馆,通过珍贵文献和校史文物,深刻领悟学校“敢于挑战不可能,敢于对困难说不,敢于自我革新”的“三敢”精神内涵。蓝色文化线路涵盖海洋文化博物馆、海洋生物标本馆和海运学院航海模拟仿真实验室,实地感受学校海洋办学特色,收集海洋强国战略教学案例。铜色文化线路组织参观陶瓷与设计学院坭兴陶展览馆、海洋绘画工作室及资源与环境学院遥感重点实验室(无人机展厅),探寻海洋文化、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创新实践。
研修期间,教师们通过场景化教学研讨,系统梳理校内思政教育元素。在资源与环境学院遥感重点实验室(无人机展厅),重点考察低空经济领域科研成果;在陶瓷与设计学院创作工坊,与师生探讨海洋艺术中的思政表达;在校史陈列区,深入挖掘校史育人资源;等等。
活动结束后,学院召开专题研讨会对实践成果进行系统总结。与会教师表示,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校情教育,有效拓宽了思政教学资源开发视野,提升了思政课教师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为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思政案例库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提升课程吸引力、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们参观校史馆

教师们参观海运学院航海模拟仿真实验室

教师们参观海洋生物标本馆

教师们参观陶瓷与设计学院坭兴陶展览馆

在陶瓷与设计学院海洋绘画工作室,教师们与师生探讨海洋艺术中的思政表达

教师们参观资源与环境学院遥感重点实验室(无人机展厅)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