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紧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深入了解钦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际,在1月15日到钦州市委统战部调研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团队组织调查小组,于16日和17日,分别到黄屋屯镇圩埠村和龙门港镇开展田野调查。调查小组由学术负责人吴小玲教授和学院党委副书记何良俊带队,许珍、刘丽萍、黄洪海、乔艳艳、颜文娟、马俊勇、谭清等9人组成。
在圩埠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煜泰和村委支部书记周为大介绍了村里基本情况,包括村落人口、民族的成分、民族的分布、村民的姓氏成分、种植业以及经济的来源等。近年来,圩埠村“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绿色村屯”、钦州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革命老区”以及“美丽村屯”示范点等多个称号。周为大带领调查小组参观了村集体品牌企业“圩埠渡口”花生油加工厂和木耳种植基地。
在龙门港镇,镇党委统战部甘庆棠部长向调查小组介绍了近年来龙门港镇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的工作成效,如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海洋文化展览等,让各族群众在交流互动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共同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调查小组还到渔港码头、农贸市场和“将军楼”等地考察渔民生活,参与渔业劳动,调研地方历史文化。
  通过此次田野调查,研究人员一方面认识到钦州市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与显著成效;另一方面,也为研究团队今后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进一步以问题为导向,找好定位和立足点,厘清研究思路,落实抓手提供了现实材料。
 
 
 
在圩埠村委民族团结宣传栏的合影
 
 
 
在龙门港镇调研
 
 
 
参加渔业劳动